跆拳道教学设计和教案.doc 5页

体育作者:佚名2024-04-10

高中体育与健康班(跆拳道)教学设计梧州七中袁一斌学生情况及教材分析学生情况:在跆拳道模块教学中,高中生对跆拳道有了初步的了解,并已开始入门。 大多数学生都听说过跆拳道。 在这项运动中,有少数学生参加了社团的提高训练,在学生中发挥了骨干作用。 教材分析:跆拳道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。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。 综合锻炼效果好,有利于礼仪、耐心、克己、不屈内涵的培养。 指导思想是“健康第一”,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,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,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,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,培养礼仪、勇气、积极向上的品质,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,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生活态度。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:通过跆拳道热身练习,让学生对跆拳道的拳击和拦网技术有初步的了解。 培养学生的礼仪和克己内涵。 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和协调性。 第二部分:通过腿法的学习和练习,学生能够掌握横踢和侧踢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腿法的探讨、创新和组合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、社会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、积极主动的良好品质。 教学内容:认识并认识跆拳道运动。 学习水平踢和侧踢。 组织和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; 突出“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”的学习方法; 集体展示,展现了前进的气势、积极进取的精神、团队的力量。 ; 跑腿练习的学习中,分组合作学习,教师个别指导,学生互相帮助,共同提高; 在探究性学习中,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要求,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; 联想意境轻松,以小组的形式进行,在音乐的伴奏下,陶冶学生的心灵; 梧州七中高中体育健康班(跆拳道)教案 年级:高中 学号:48 教师:袁一斌 教学目标 通过热身练习和游戏,让学生对跆拳道有初步的了解。

学习跆拳道前踢、横踢、侧踢,培养学生的敏捷性、协调性、力量等身体素质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、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开拓进取、积极主动的良好品质。 讲究礼仪,内在修养忍耐、克己、毅力。 场地设备:篮球场1个、体操垫24对、录音机一台。 教学内容 1、了解跆拳道的基本拳法和步法。 2.学习前踢、横踢、侧踢。 教学流程课堂常规----跆拳道徒手热身----学习腿法----分组展示----创造组合动作----特色展示----联想意境放松---- --小结 ----下课顺序及时间 教学内容组织与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1、2、3、4、5、2720a。 体育委员会成员以团队形式聚集 b. 发言者人数 C. 师生问好跆拳道徒手练习(强音乐)a. 头部运动b、肩关节运动c、腰部运动d、膝关节运动e、踝关节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,增加兴奋感。 3、学习腿法前踢动作要领:从实战姿势开始,以前腿为支撑腿,后腿和大腿向前折叠并带动膝盖向前,脚背平放重点在脚背,快速向前向上踢,将落下的腿回归到实战中。 姿势。 教学重点:动作过程中要注意膝盖抬高,脚趾伸展成一条直线。 分解动作练习学习进攻性小组合横踢要领:从实战姿势开始,前腿旋转90度作为支撑腿,后腿向前,上下腿折叠,平地脚,然后转动臀部,使身体成一个平面,向前向上踢出,重心放在脚背上,收回双腿,回到实战姿势。

教学重点:注意转脚、转腰、转臀、伸脚趾。 ①分解动作练习②连续动作练习侧踢动作要领:从实战姿势出发,以前腿前脚掌为轴,脚跟内旋,后腿前移,侧膝抬高,上翻和上翻。小腿,勾脚顶,然后伸髋,直线蹬地,前腿伸直,身体充分伸展,用脚外侧攻击对手,用后腿回到实战姿势。前腿着地。 教学重点:注意勾住脚尖,充分伸展身体。 ①分解动作练习 ②连体动作练习 3.宣布下课,向师生告别,归还器材——2次; ② 教师讲解并演示连贯动作1-2次,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; ① 教师讲解并演示分解动作1-2次, ② 教师讲解并演示连贯动作1-2次,教师进行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; ①教师讲解并演示分解动作1-2次,②教师讲解并演示连贯动作1-2次,教师对错误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; 学生们被分成4组来展示腿部技术。 老师评价说,学生可以分成4组,将所学的腿部技术进行组合。 老师在音乐伴奏下引导各组演示腿部技术的组合。 田园意境、森林意境 体委队: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#(图1)学生模仿3—4次学生模仿,左右腿练习到位,各20次。 学生模仿3-4次,左右腿练习到位,每个学生模仿20次。 学生模仿3-4次,左右腿练习到位,各20次。 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,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,积极讨论、积极思考、互相帮助。